2025-04-13 13:01 点击次数:178
2018年,马哈蒂尔再次当上总理没多长时间,就搞了个大新闻,直接喊停了中马合作的东海岸铁路项目,也就是大家说的中马铁路。
这条铁路可不简单,它是咱们中国"一带一路"战略里的关键项目。它把马来西亚的东部和西部给串起来了,这两块地方可是当地的经济大动脉。以后这铁路对周边地区的发展,那绝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。
«——【·中马铁路·】——»
2014年那会儿,马来西亚政府琢磨着得赶紧建条高铁,把东西海岸给连起来。这主意主要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,觉得这事儿不能再拖了。
《这条铁路》预计全长690公里,设计时速能达到160公里每小时。整条线路规划了差不多20个站点,一开始的预算大概要300亿令吉,折合成人民币就是580亿左右。这个项目规模不小,投资也挺大的,不过具体怎么建还得看后续的详细规划。
这条铁路一旦完工,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交通时间将大幅减少。每年预计会有超过530万乘客使用这条线路,给周边地区带来每年几千亿人民币的经济收益。
那时候,全球范围内没几个国家能便宜地造这种铁路,中国肯定是其中一个。
由于马来西亚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,他们理所当然地把中国当成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。这种优先选择完全是基于两国之间长期友好的交往基础,马来西亚在考虑合作伙伴时,自然会把中国放在首位。
2016年11月,中国和马来西亚就把东海岸铁路项目的事给敲定了,签了合作协议。到了2017年8月9日,这项目在吉兰丹州那边就正式动工了。
项目刚启动没几天,就碰上了一些麻烦事。大家对这个事儿开始有不同看法,搞得场面有点僵。虽然工作还在继续往前推,但这些争议确实让人有点头疼。
环保组织挺担心这个项目会对生态造成影响,尤其是要经过热带雨林那一段。他们觉得这可能会给环境带来麻烦,特别是穿越那片雨林的时候。
由于令吉持续走低,整个项目的造价已经涨到了650亿令吉。这个数字一出,不少媒体都开始怀疑是不是中方故意把价格抬高了。他们觉得这里面可能有猫腻,所以一直在追问这件事。
虽然这个项目一直在按计划进行,但2018年马来西亚政坛的变动,让整个事情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其实项目进展得还挺顺利的,可谁也没想到,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换人后,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。项目虽然没停,但2018年马来西亚政治格局一改变,就彻底改变了它的走向。尽管项目还在往前推进,可2018年马来西亚政坛的变动,让整个局面都变了。项目虽然没受影响,但2018年马来西亚政局的变化,让它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
«——【·突然的停工·】——»
2018年5月,希望联盟在马哈蒂尔的带领下,成功拿下了大选。
这帮人觉得,《这个项目》的开销也太离谱了,完全用不着这么多钱。650亿马币啊,这对马来西亚来说可不是小数目,简直要把国家压垮了。
关键问题在于,这个项目超过八成五的资金都靠中国提供的贷款,这么一来,马来西亚很容易就会被巨额债务给压得喘不过气来。这种情况要是持续下去,搞不好会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。
马来西亚财政部在2018年7月4号那天冷不丁地发布了一则公告,说要把东海岸铁路项目给停了。这事儿来得挺突然,事先也没啥风声。
在马哈蒂尔看来,这项目就是纳吉布搞出来的"麻烦事"。他觉得整个招标环节都不清不楚的,合同里的条件更是让马来西亚吃了大亏。所以呢,他干脆拍板叫停了这项目。
这一决定可把项目承包方给整懵了,要知道那时候工程已经完成了13%左右,再加上前期投入的各种资源,整个项目的花费已经突破了200亿令吉大关。他们压根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,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国际商界对马来西亚政府的举动反应强烈,多个商会都跳出来说话了。他们觉得马来西亚单方面撕毁合同这事儿不太靠谱,担心会影响投资环境。信用评级机构也坐不住了,纷纷调低了马来西亚的评级。更麻烦的是,不少外国投资者现在都得重新琢磨要不要在这儿投钱,投资风险得重新掂量掂量了。
说到《中马铁路》这个项目,马来西亚那边要是单方面毁约,得掏215亿令吉的赔偿金。按那时候的汇率算,差不多就是361亿人民币。这可不是个小数目,直接就把他们给难住了。
马来西亚国内也因为这次突如其来的停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。工厂说停就停,搞得大家都措手不及,经济上一下子就出了不少问题。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不好过,物价涨了,工作机会少了,整个社会都挺受影响的。这种状况要是持续下去,估计还得闹出更多麻烦来。
那段时间,工地上那些大家伙都闲在那儿没人管,好几千工人眼看就要丢饭碗。铁路项目周边的楼市也被波及,原本跟着铁路规划走的好几个开发项目全都被叫停了。
马哈蒂尔政府拖了快一年才回过味来,发现彻底撂挑子不干的话,损失实在扛不住。这下他们才琢磨着,得找找有没有更省钱的法子来搞定这事。
«——【·无门接手·】——»
放眼全球,能在铁路建设这块儿跟中国掰手腕的国家可不多,日本算是其中一个。那会儿,中国的铁路发展势头正猛,但日本在这方面也不是吃素的,实力相当强劲。
出于这个原因,马哈蒂尔打算跟日本方面谈谈,看看能不能一起搞《东海岸铁路项目》。他觉得这事儿靠谱,想跟日本合作一把。说白了,他就是看中了日本的实力,觉得双方联手能干成这个项目。
2018年8月,他去日本访问的时候,直接跟日本方面谈起了合作的事儿。
马哈蒂尔想让日本接这个活儿,他还说还钱的时间可以拖得久一点。这样一来,日本那边应该会更好接受这个提议。他这么做,无非是想让项目能顺利推进,同时也不给双方太大压力。
日本在铁路这块儿确实有两把刷子,技术先进不说,经验还特别丰富。最让人佩服的是他们的铁路系统,安全性和准点率都做得特别到位,这方面绝对称得上是行业标杆。
马来西亚这边挺够意思的,不光这事儿,他们还打算在其他方面也给日本多开点投资的口子。这么做,说白了就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诚意,让日本看到他们合作的决心。
不过,日本那边对这个想法可没那么痛快接受。他们表现得特别小心,好像生怕出什么岔子似的。
日本那边,国土交通省和经济产业省的官员可没闲着,他们跑了好几趟工地现场,亲自去看项目到底靠不靠谱。这可不是走个过场,他们得重新琢磨这项目的技术能不能行得通,还有能不能赚到钱。说白了,他们得把这事儿从头到尾再捋一遍,看看值不值得继续干下去。
经过仔细分析,日本方面得出结论,之前对《项目客流量》的预估太过理想化,这样下去根本赚不到钱。他们觉得按照这个预测数字,投资回报率很难有保障。说白了,就是之前的预测太美好,现实根本达不到那个水平。
由于对方提出的预算额度不够理想,加上项目可能会对中日两国关系造成负面影响,日本方面在2019年年初的时候,还是选择礼貌地回绝了这次合作提议。
马哈蒂尔的如意算盘被这个决定彻底打乱了,政府只能重新物色合作对象。原本的规划泡汤了,现在他们得赶紧找其他路子来实现目标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团队措手不及,不得不临时调整策略。
他们接着又联系了德国、法国这些发达国家,结果发现这些国家的反应都差不多。人家一看马来西亚给的预算太少,再加上之前有过违约记录,谁都不愿意接这个项目。说白了,就是觉得风险太大,没一个愿意冒这个险的。
面对这种情况,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政府不得不再次找上中国,想看看能不能在省点钱的前提下,把之前搁置的项目重新搞起来。说白了,他们就是希望能花更少的钱,让这个项目继续推进下去。
«——【·重归于好·】——»
2019年4月12日这天,马来西亚那边和中方谈妥了新协议。两边坐下来好好聊了聊,最后达成了一致。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,双方都挺满意的。具体内容嘛,就是之前商量好的那些事,现在正式敲定了。
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,这个项目的总费用从最初的655亿令吉直接砍到了440亿令吉,一下子省了215亿令吉,相当于打了6.7折。这波操作下来,整体成本直接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。
这次铁路网进行了重新规划,虽然总里程从之前的688公里缩减到了640公里,但通过调整路线布局,该铁路系统依然能够服务到所有重要城市和经济发展区。
这么一改,不仅省下了一大笔建设费用,还让整个项目能赚到钱。两全其美的事儿,谁不想干呢?成本降下来了,收益还稳住了,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。
最关键的是,两边在施工计划这块儿已经谈妥了。大家把这事儿说开了,在工程方案上取得了一致意见,接下来的活儿就能顺利推进了。
中国方面拍胸脯保证,要让更多当地企业和工人加入进来。他们定下规矩,说《马来西亚》本土承包商得拿下40%的活儿。这样一来,项目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一下子就上去了,效果特别明显。
马来西亚的融资状况有了显著改善,新签订的协议把还贷时间拉长到了20年,同时利息也降了不少。这么一调整,马来西亚的经济负担明显轻多了。
就在2019年7月25日那天,搁置了好一阵子的东海岸铁路项目终于又开工了。这事儿可让不少人松了口气,毕竟这条铁路对当地交通来说太重要了。项目团队当天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,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。
项目重新启动之后,干活速度明显提上来了。施工队用上了更高级的技术手段,既保证了活儿干得漂亮,又让效率蹭蹭往上涨。现在工地上节奏快多了,质量还一点不含糊,可以说是两全其美。
疫情这事儿一闹,我们那个项目就不得不往后拖了。
不过到2024年年底的时候,整个工程已经干完了一大半,进度条拉到了56%以上。按这个速度来算,2027年刚开年就能正式通车了。
你怎么看这件事?有啥想法都行,赶紧在下面评论区说出来,咱们一起聊聊。你的观点很重要,别藏着掖着,直接敲键盘分享出来吧!
据外媒报道,马来西亚重新讨论与中国合作的铁路项目,但这并不会对两国的长期伙伴关系造成影响。中国网消息指出,尽管双方就该项目进行了新的谈判,中马之间的战略合作依然稳固。这一情况表明,两国在经济和外交领域的紧密联系不会因为单一项目的调整而改变。
[新华网]消息,中国和马来西亚联手搞的东海岸铁路工程有了新进展,第一条隧道成功打通了。这标志着项目迈出了重要一步,为后续施工打下了基础。中马双方在基建领域的合作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截,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来说是个好消息。
#百家说史#